衣轻裘:夜里睡觉前,怎么把脑袋里一天的浆糊锤成面包?
我们做过的每件事的好坏都有因果,找出来,你就能提升一个层次。哪怕是一次失败的客户对话;哪怕是你写的一篇文章;哪怕是你操盘的一个项目。
寻找因果的过程并不是总结,而是另外一个更系统的名词
-复盘
而这也是每晚睡觉前,对一天尚历历在目的事情最好的回味时刻,对所遇所做之事最好的拆解和梳理时刻。
我称之为:浆糊变成面包的过程,到底怎么做呢?
早前的时候,我在区块链的问题上写过一篇文章,发出去好一段时间,没什么浏览量,这是对辛苦一天收集整理区块链信息而用心写出的文字的讽刺。
当时的我给自己抛出来两个选择:
1、从头至尾的复盘
2、更换话题继续做其他文章
以当时的自媒体操作经验,第二种选择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公认有效率的,浏览量是一个指标,不过浏览量是可以依靠文章数量来堆积的,这也是为什么在早期很多的自媒体号通过大批量的转载复制操作来吸流量盈利。
但是,长久的价值依靠的是内容自身传递的价值含量,尤其是专营长尾及细分领域的企业或个人,成败由内容决定,内容决定了吸引来的粉丝质量。
于是我转而选择复盘这条路,并坚持一个决不能打破的规则: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很难,因为有些时候你要对以往的努力全部推倒否定。
虽说复盘一篇文章的工作量不大,但同样需要自己搭建一个有针对性的复盘框架,做到有的放矢。
当时优化后的复盘框架可以分为三部分:
一、内容
1、话题背景
2、内容模型
二、渠道
1、人群属性
2、渠道规则
3、推广方式
三、提升
1、问题点
2、优化方法
框架用于自己的思考方向,而每一个部分都能细化出很多的思考路径,即使是内容部分里的“话题背景”,当时的情境和现在的情境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意味着话题的关注度、舆论的导向和读者人群的喜恶的不同。
所以,用心做好一次复盘,你得到的不仅是这一次的效果,而是整个思维逻辑的提升。
事实上,那一次针对文章的复盘,也是为以后从事其他任何项目的一次测试,利用小到一篇文章的复盘作为切入口,打造一套做事框架。
这是一个需要重视的尝试,一个人的复盘过程是枯燥的,不只是耐心,还需要忍受舍弃的过程。
尤其当你把一篇3000多字的文章压缩到1000多字的时候,虽说是复盘后得出的优化方法,但同样不容易。这其实很常见,多少媒体人都经历过这个过程,相信你做的时候也不例外。
这也就是后来修改后达到8万多浏览量的文章由来,利用这个方法,我对过往的一些文章在其他平台重新进行一次优化,推荐量会提高100倍左右。
这并非要你注重形式,而是为了将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需要的人。互联网上信息驳杂丰富,但有能力搜索到精确信息的,却依旧不多。
很多人仍旧在逛各类平台的时候,浏览着平台利用算法推送给你的资讯,不管是不是你需要的。
所以,复盘优化的目的,就是把你的所思所想精确传递出去。
而在给予他人价值的同时,你收获的价值却会翻倍。
没事儿的时候,你何妨也尝试尝试。